曾几何时,俄罗斯还是中国车企的 “救命稻草”。2024 年中国车在俄销量高达 90.6 万辆,市占率飙升至 58%,平行出口商靠 10% 的毛利赚得盆满钵满。但 2025 年 1-8 月近 56% 的同比暴跌,彻底戳破了这场 “虚假繁荣”。
阿联酋以299,584辆的累计出口量稳固首位,同比增速高达55.8%。
墨西哥以285,812辆紧随其后,而传统主力市场俄罗斯的累计出口量却同比下滑55.9%,仅达273,030辆。
与中国汽车出口整体增长21%相比,俄罗斯市场的暴跌和哈萨克斯坦的96.4%爆发式增长,勾勒出中国汽车出口格局的剧烈变化。
1 、全球市场重构
中国汽车出口版图正在重新绘制。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已达494万辆,同比增长21%。
这一数字背后,是出口目的国排名的剧烈变动。曾经的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俄罗斯,如今已跌落神坛,把冠军宝座让给了中东富裕国家阿联酋。
阿联酋不仅以近30万辆的累计出口量稳居第一,更保持着55.8%的高增速,显示出中东市场对中国汽车日益增长的热情。
墨西哥市场表现稳健,以285,812辆的累计出口量位居第二,成为中国汽车进军美洲市场的重要桥头堡。
2 、新兴市场异军突起
仔细分析2025年1-8月的数据,哈萨克斯坦以115,300辆的出口量和96.4%的同比增速,成为最具爆发力的市场。
这一表现深刻反映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需求的快速释放以及贸易通道优化带来的红利。
东南亚市场同样不容小觑。马来西亚以104,615辆的累计出口量和45.2%的增速跻身前十。
3 、俄罗斯市场大撤退
曾经的中国汽车出口“压舱石”——俄罗斯市场,如今已成为跌幅最大的主要市场。
2025年1-8月,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55.9%,尽管8月单月出口量有所回升至57,578辆-1,但累计出口量仅273,030辆,从昔日的第一宝座滑落至第三。
俄罗斯进口政策的变动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2025年俄罗斯进口汽车报废税已提高至66.7万卢布(约7500美元),较2023年翻倍。
此举直接增加中国等进口车型的成本,导致终端售价上涨10%-15%,严重削弱了中国汽车的竞争力。
同时,俄罗斯市场本身也在发生变化,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防风险意识提升。
4 、新能源车出口,欧洲稳坐“压舱石”
与传统燃油车市场格局不同,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呈现出“欧洲稳坐压舱石、新兴市场全面爆发”的全球化格局。
2025年1-8月,比利时以累计199,284辆的中国新能源车进口量牢牢占据榜首-1,成为欧洲市场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增量来源。
英国市场同样表现亮眼,以131,005辆的累计进口量和49.7%的增速稳居第二。
欧洲市场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核心地区地位依旧稳固。
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墨西哥市场中国新能源车进口量同比猛增74.9%,达到98,183辆。
5 、中国品牌,全球绽放
在中国汽车出口整体增长的背后,是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2025年1-8月,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销量达210万台,同比增长11%。
比亚迪表现尤为抢眼,8月单月出口量达到79,603辆,同比增长154.5%,增速高居榜首。
今年1-8月,比亚迪累计出口量已突破60万辆大关,其中明星车型宋PLUS新能源以166,699辆的销量夺得车型出口榜冠军。
比亚迪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奥地利、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销量均超越了行业巨头特斯拉。
奇瑞、上汽、吉利、长城等品牌也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各自有着优势市场。
从买断模式基本全面转向经销模式,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以建设KD组装为起步,逐步加大本土化产业链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覆盖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自建的滚装船队已有8艘陆续下水,为中国车出海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保障。
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已形成 “欧洲稳坐压舱石、新兴市场全面爆发” 的多元化格局。这种布局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韧性得到有效强化。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