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睡午觉对很多打工人是刚需,一般来讲15分钟左右就足够。
网友:15分钟太奢侈了,对打工人来说,就没有午睡过。
专家说,给那些不生孩子的年轻人予以相应的处罚,以降低其社会福利。
网友:如今生活和经济压力太大,根本就没条件生。
每一年,专家都会提出颇有建设性的言论。且不说这些建议有无被官方采纳,至少在网络上引起的反响还是比较“热烈”的。
最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会在京举办,在本届论坛,有不少专家发表言论。其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提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时表示,燃油车的自燃率要高于新能源车。
在欧阳明高的演讲PPT中,有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燃油车18,360辆,新能源车640辆。起火率:燃油车万分之0.58;新能源车万分之0.44。
由此可见,燃油车起火率要比新能源车高。而且,外界关于电动汽车易自燃的讨论是毫无根据的,这样的认知需要及时改正。
此言论一出,网友瞬间炸锅了!有网友直怼“燃油车自燃一般都是十多年的老旧车,而电车不是”;“油车起火到爆燃的逃生窗口时间比电动车长,非碰撞状态下起火,人员都有充足时间逃生。但电动车从起火到爆燃是以秒来算,人员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
一时间,舆论又将油电之争的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到底专家所言是否属实?燃油车自燃率真比新能源车还要高?
这位专家的言论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并不是因为大家不认可新能源车,而是因为这样的结论缺乏理性、客观,并不中立。
就从欧阳明高演讲的自燃PPT来看,数据不够严谨。
在2022年4月4日,应急管理部在国家消防救援局官网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全国接报火灾的情况中提到,“2022年一季度,共接报各类交通工具火灾1.9万起,其中新能源汽车640起。”
巧合的是,欧阳明高PPT的燃油车自燃数18,360辆,与新能源车自燃数640辆,加起来刚好是19,000辆。与2022年一季度披露的起火数据相符。
这不禁令人质疑:这是纯属巧合?还是其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搞错年份了?
按照这一逻辑,PPT中并未单独将电动自行车起火的数据给剔除,反而还归纳到了燃油车自燃的统计数据中。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混淆视听?为了得出燃油车自燃率明显高于新能源车的结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相关统计,经过2022年同期数据来计算,2022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3.07亿辆,其中电动汽车891.5万辆,那么燃油车保有量为3.07亿辆-891.5万辆=2.98亿辆。
那么2022年一季度燃油车起火率为14,583起/2.98亿辆,即为万分之0.4892;
新能源车起火率为640起/891.5万辆,即为万分之0.7179。
此时得出的结论是:新能源车起火率高于燃油车。一番数据对比之下,直接将欧阳明高的结论推翻。不得不感叹剧情太过离谱。对于此结论,欧阳明高又作出何种解释呢?
在国家政策扶持与车企的发力下,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成效明显。作为支持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的一员,欧阳明高为新能源车站队是合乎情理的。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是靠这吃饭的。但通过其发表的言论来看,不免让人感觉用力过猛。
最后51君想说,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正确的方向,51君举双手赞成。但要推广新能源车就要有正确的方式方法,没有必要拉踩燃油车来彰显新能源车。从油比电低到油电同价,再到电比油低,新能源车越发受市场认可,但也不能因此将燃油车也否定了。
无论油还是电,都有各自的优势,延续其双向发展即可。专家可以为新能源车战队,但不要盲目地将两者对立起来,挑战民众常识。提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中立的观点,才能让公众更好地接受新事物,否则,就是在自嗨。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官方网站
www.51qc.com
商务合作
18750019420 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