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主站 [切换]

首页 新闻 正文
为啥突然改名?从 “半固态” 到 “固液”,竟是为了帮你避坑
行业动态 2025-10-28 09:28:00 5523浏览 编辑:51qc

收藏

分享

0

5523

之前 "半固态电池" 的命名简直是车企的 "营销自由区"—— 有的电池只加了 1% 固态电解质敢叫半固态,有的加了 99% 也叫半固态。消费者花高价买 "固态科技车",结果拿到的还是含 10% 液态电解液的混合电池,续航和安全性能根本没达到预期,妥妥交了 "智商税"。

 

据第一财经报道,为防止市场混淆,相关主管部门正在酝酿出台新文件,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

 

这一更名并非简单的文字调整,而是对电池技术发展路径的精准定位。

IMG_256 

一、名称变革:理清电池技术界限

 

“半固态电池”这个名称从此可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多个权威信源证实,主管部门正计划将这一技术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

 

这项更名计划的核心目的,是防止市场将半固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混淆。

 

当前电池技术正处在快速演进阶段,液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这些专业术语交织,确实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从技术本质看,所谓的“半固态电池”其实是一种部分添加了液态电解液的电池类型,它被视为全固态电池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方案。

 

业界对这类电池有明确区分:“半固半液” 的技术路径被称为“半固态电池”,而更接近全固态、液态电解质含量更少的则被称为“准固态电池”。

IMG_256

二、固态电池:为何备受青睐?

 

固态电池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根本在于它解决了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几个核心痛点。

 

安全性是固态电池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液态电解质中含有易燃的有机溶剂,发生内部短路时温度骤升,容易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而很多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存在漏液问题,有望克服锂枝晶现象,具有很高的安全特性。

 

能量密度是另一大优势。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源于其能够兼容更高比容量的电极材料。

 

固态电解质的宽电化学窗口允许使用更高电压的正极材料,同时可以采用锂金属作为负极,其理论比容量远高于传统石墨负极,能量密度有望达300-500Wh/kg。

 

相比之下,当前市场中应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最高仅为260Wh/kg。

 

此外,固态电池还具有更长使用寿命和更快充电速度的潜力,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固态电池成为未来技术核心方向的理由。

IMG_256

三 、技术路线:从过渡到完全固态

 

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循序渐进的技术发展阶段。

 

根据36氪研究院的报告,固态锂电池包括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电池三种。

 

其中,半固态锂电池(电芯中固态电解质含量90%-95%)通过减少液态电解质含量、增加固态电解质涂覆的方式,兼具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经济性,现已具备量产条件。

 

准固态锂电池电芯中固态电解质占比进一步加大(固态电解质含量通常在95%以上),是半固态锂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阶段。

 

全固态锂电池电芯则全部由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材料构成。

 

这一清晰的技术演进路径,正是主管部门希望通过更名来让市场明确理解的。

 

四、产业布局:全球竞赛已开启

 

固态电池的全球竞赛已经拉开帷幕,主要汽车强国都在积极布局。

 

在中国,固态电池研发受到高度重视。不久前,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提出要系统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及产业化进程。

 

2025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要突破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瓶颈。

 

车企方面也在积极行动。比亚迪、上汽、长安等企业陆续公布了各自的固态电池规划。

 

上汽表示,全新一代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

 

长安汽车称,将在2026年完成固态电池的装车验证,并于2027年逐步推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统一命名只是开始。从“半固态”到“固液电池”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电池行业正从模糊的技术过渡期走向清晰的产业化阶段。

 

专家预测,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届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将实现质的飞跃。

 

命名的精准化,是一个行业成熟度的标志。当消费者不再为混淆的技术术语所困扰,当市场注意力聚焦于真正的技术创新,整个产业才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相关文章

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