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主站 [切换]

首页 新闻 正文
悄悄降价,特斯拉给车主发了张 “7 天无理由贬值卡”
行业动态 2025-09-04 11:23:00 5644浏览 编辑:51qc

收藏

分享

0

5644

8 月 12 日刚以 26.95 万元上市的 Model 3 长续航后驱版,9 月 1 日就突然降价 1 万元,这波 "未满月即降价" 的操作让首批车主直呼 "首付白交了"。但对特斯拉来说,降价更像是场不得不打的赌 —— 这场价格战到底能换来多少销量?消费者真的会买单吗?

从历史数据看,降价确实是特斯拉屡试不爽的销量催化剂。2023 年 1 月国产车型大幅降价后,短短一周内日均销量就同比暴涨 76%,达到 12654 辆。2024 年 1 月的优惠政策更是让特斯拉重回新能源品牌前三,整月销量冲到 6.6 万辆。但这次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据内部消息,降价后前三天新增订单约 1.8 万,虽然比 8 月同期有所回暖,却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降价的刺激效果正在明显衰减,就像反复使用的抗生素逐渐失效。

这种 "药效减弱" 的背后,是特斯拉日益严峻的销量压力。今年前 7 个月,Model 3 累计销量同比大跌 42.44%,7 月单月销量仅 9851 辆,环比暴跌 40.79%。更尴尬的是,新 Model 3 上市时周销量一度冲到第 8,仅一周后就跌出前 3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Model Y,同期卖出 17.7 万辆稳居第三,这种差距说明消费者对 Model 3 的产品力已经产生质疑。

IMG_256

从库存压力看,降价更像是被迫之举。特斯拉中国区有 2975 辆库存亟待消化,而其库存周转天数通常维持在 20 天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不采取措施,现有库存将很快积压。但即便降价,效果也可能有限 ——Model 3 过去半年累计销量约 9.4 万辆,在全品类汽车里只排第 18 位,这样的基础很难通过一万元降价实现跨越式增长。

IMG_256

消费者对降价的态度已经变得复杂。一方面,价格敏感型用户确实会被降价吸引,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在 25-30 万预算区间犹豫的潜在买家。但另一方面,"等等党" 心态正在蔓延,有网友调侃 "建议加钱选装防背刺套餐",反映出消费者对持续降价的担忧。更关键的是,频繁降价严重打击了二手车残值 ——Model 3 一年车龄残值率从去年的 78% 跌到现在的 69%,二手车商收车时直接砍价两万已成常态,这种 "买完就贬" 的预期让很多人不敢下手。

从市场环境看,特斯拉面临的竞争远比前几年激烈。8 月纯电车市场已经掀起降价风暴,宝马 iX1、奥迪 Q4 e-tron 等豪华车型降价超 10 万,比亚迪、小鹏等品牌也纷纷跟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斯拉的一万元降价显得力度不足。消费者现在有了更多选择,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单一品牌,这也导致降价很难再产生过去那种 "一画价格红线就有人买单" 的效果。

IMG_256

特斯拉的降价底气来自电池成本的下降,4680 电池包成本从 7 万腰斩至 3.2 万,但这种成本优势正在被持续降价吞噬。2024 年二季度特斯拉净利润同比暴跌 45%,营业利润率从 9.6% 降至 6.3%,说明降价换销量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消费者也看透了这种套路 —— 当降价成为常态,买车就变成了一场赌博,没人愿意当 "接盘侠"。

短期来看,这次降价可能让 Model 3 的月销量回升到 1.5 万辆左右,比 7 月的 9851 辆有明显提升,但想回到巅峰时期的水平几乎不可能。中长期则更不乐观,Model 3 在特斯拉产品线中的地位正在边缘化,即便降价也只能作为 Model Y 的补充车型存在。

更值得玩味的是降价时机——选在“金九银十”前夜,分明是要截胡传统购车旺季的流量。建议准车主们握紧钱包,按特斯拉的调性,下一波促销可能正在路上。毕竟对于特斯拉车主来说,早买早享受的代价,可能是晚买享折扣的暴击。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相关文章

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