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突然扎堆骂理想车主?这剧本假得连路人都看笑了 —— 但必须先承认,确实有少数理想车主存在乱停车、变道不打灯的毛病,这些真实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恰恰成了别有用心者手里的 “弹药”。
打开抖音刷三条短视频,必有一条拍着理想车说 “果然乱变道”;翻五条小红书笔记,准能撞见 “理想车主又占消防通道” 的吐槽。更诡异的是,这些内容像从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镜头怼着车尾标,配文清一色带 “果然”“一律” 这类定性词,连骂人的话术都高度重合。有车主晒出截图,某平台 7 小时内冒出 45 条一模一样的 “理想车主乱停车” 视频,连背景音乐都没换 —— 这哪是网友自发监督,分明是水军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再看那些 “黑料” 的生产链条,简直把 “有组织” 三个字写在脸上。理想汽车曝光的水军群聊天记录里,任务清单列得明明白白:拍一张理想车压线的照片给 5 块(真实素材优先),发一条带定位的抹黑评论给 1.5 元,用 AI 生成 “逼真” 违规视频能涨到 8 元。群管理员还特意叮嘱 “别带品牌话题引战,假装是随手拍”,生怕露出马脚。更讽刺的是,有网友扒出部分视频里的 “违规场景” 根本站不住脚:有的是在停车场正常停车被恶意构图,有的干脆挪用去年其他品牌车主的违规视频,P 掉车标换个理想 Logo 就发出来。
必须厘清的是:个别车主的素质问题,绝不能等同于整个车主群体的标签。马路上开奔驰的有加塞的,开丰田的有乱停车的,怎么没人说 “BBA 车主全没素质”?但在水军的操弄下,理想车主成了唯一被集体定罪的群体。有真实车主无奈吐槽:“我规规矩矩停车,也被人拍了发网上骂,就因为车标是理想。”
这场闹剧的幕后推手,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谁的手笔。新能源市场厮杀到白热化,理想在 30 万以上 SUV 领域连续 18 个月稳居销冠,旗下 L 系列车型月月卖出三四万辆,连新出的纯电 MPV 都成了同级爆款。树大招风的道理从来没错,当竞品在产品力上追不上,就动起了歪心思 —— 与其踏踏实实造好车,不如雇人搞臭对手的用户群体。
这种套路在行业里不算新鲜,但这次吃相尤其难看。他们精准掐准了公众对交通陋习的反感,把个别车主的不文明行为,硬生生炒作成 “理想车主群体素质低” 的标签。有车主反映,现在开车出门总被人指指点点,甚至有人故意别车挑衅;更有极端案例,停在小区里的理想车被人泼了垃圾,就因为 “网上都说你们这种车的车主没素质”。这种把商业竞争转嫁到普通用户身上的操作,已经越界到恶心人了。
翻翻旧账就会发现,这不是理想第一次遭这种阴招。去年 MEGA 上市时,就有竞品雇人把新车 P 成殡仪车图片传播,导致不少准车主退订。当时警方顺藤摸瓜,揪出了三家车企关联的公关公司,如今这套抹黑手法简直是复刻版,只是从攻击车型改成了围猎车主。看来某些同行是把 “搞黑公关” 当祖传手艺了,可惜手艺没长进,破绽倒是越来越多。
话说回来,被水军盯上的理想车主,更该规范自身行为。乱停车堵消防通道、变道不打灯影响后车,这些行为本身就该被批评 —— 但批评的是具体行为,而非因为车标就被贴标签。每个方向盘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某品牌的 “移动广告牌”,守住交规底线,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 “车主” 这个身份最基本的尊重。
理想法务部已经放出话来,要顺着水军线索查到底。那些躲在屏幕后的黑手怕是忘了,现在的技术能轻松溯源每条信息的传播路径,敢明码标价买黑稿,就得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觉悟。
说到底,车市竞争拼的是续航、空间、安全,不是比谁雇的水军更能骂。靠抹黑对手续命的品牌,就算一时搅浑了水,最终只会被消费者钉在 “没底线” 的耻辱柱上。而对广大车主而言,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文明与否,比任何水军的抹黑或洗白都更有说服力。这场掺杂着真实陋习与刻意抹黑的闹剧,终究该停了。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