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主站 [切换]

首页 新闻 正文
从“500万内最好”到“24%暴跌”,增程失宠了?
行业动态 2025-07-03 10:34:00 6700浏览 编辑:51qc

收藏

分享

0

6700

当第二季度实际交付量比预期下限还少1.5万辆,所谓“订单持续涌入”的场面话,在资本市场眼里已沦为皇帝的新衣。

 

理想汽车近日公布的交付数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汽车行业激起层层涟漪。2025 年 6 月,理想交付新车 36279 辆,同比下降 24%,环比下降 11.2%,第二季度累计交付 11.1 万辆。这一成绩不仅终结了理想连续 14 个月的同比增长态势,还创下自 2024 年 3 月以来的单月交付量新低。更让人意外的是,理想汽车将 2025 年第二季度交付量展望从 12.3 万至 12.8 万辆,下调至约 10.8 万辆。曾经在新势力中一路高歌猛进的理想,如今似乎遭遇了逆风。

 

 

从市场份额来看,理想在高端市场的优势正受到侵蚀。在 30 万元以上新能源 SUV 细分市场,理想 L7/L8/L9 三款主力车型的合计市占率,从 2024 年同期的 32% 下滑至 26%,问界 M9、腾势 N9 等竞品强势分流了理想的潜在客户。曾经被理想视为 “基本盘” 的增程式电动车型,如今也面临增长瓶颈。

 

曾经撑起理想销量半边天的增程式电动技术,如今为何卖不动了?从技术角度看,增程式本质上是一种过渡方案。它虽然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但相比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其技术复杂度高,成本降不下来,导致车辆价格缺乏竞争力。以理想 L 系列为例,消费者花同样的钱,能买到配置更丰富、性能更强劲的纯电或插混车型。从市场竞争来看,随着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全面发力,以及特斯拉等新势力不断下探价格,增程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理想曾经凭借 “奶爸车” 的独特定位和优秀的用户体验脱颖而出,但如今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层出不穷,理想的差异化优势不再明显。

 

面对增程式的颓势,理想将希望寄托在了纯电产品上。7 月,理想首款纯电 SUV i8 即将发布,9 月还将推出理想 i6。这两款车被理想视为冲击销量新高的 “秘密武器”。理想 i8 定位大六座纯电 SUV,预售价 35-40 万元,理想 i6 定位大五座纯电 SUV,预售价 25-30 万元。从产品力来看,理想 i8 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达 400kW,零百加速仅需 3.8 秒,最高车速 200km/h。其还配备了空气悬架,支持 ±50mm 高度调节,提供了优秀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在续航和补能方面,理想 i8 提供 90.1kWh(CLTC 670km)与 97.8kWh(720km)两种麒麟电池选择,并支持最高 500kW 快充功率,充电 10 分钟可补能 500km(CLTC)。智驾方面,理想 i8 标配车顶新一代 ATL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 280 米)、12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以及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实现了 “准 L3” 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

 

IMG_256

 

理想 i8 在纸面参数上确实亮眼,但市场竞争异常残酷,纯电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增程式。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蔚来 ES6 等竞品早已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拥有大量忠实用户。理想 i8 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并非易事。而且,理想一直以来给消费者的印象是 “增程专家”,如今突然转型纯电,消费者能否买账,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销售体系来看,理想为了迎接纯电时代,正在全面升级销售团队。但销售体系的升级并非一蹴而就,在升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新车的销售。

 

理想汽车目前正站在十字路口,增程式销量下滑,纯电产品尚未经受市场考验。理想 i8 等纯电车型虽然具备不错的产品力,但要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取得成功,还需要克服品牌认知、销售体系、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理想能否凭借纯电产品重回增长快车道,7 月理想 i8 发布后市场的反应,或许能给出初步答案。但无论如何,理想汽车都将迎来一段充满挑战的 “转型阵痛期”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相关文章

未登录 车友评论0人参与
0/500字
输入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