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赛力斯海外电动车公司一千台蓝电E5装船去丹麦
一千台中国产的蓝电E5电动车,昨天刚从重庆港装船出发,正漂洋过海往丹麦去。这事儿看着普通,可细想挺有看头——咱们国产电动车不仅能在国内卖,还能大批量卖到国外了。
赛力斯最近在新能源车圈挺活跃。今年5月,他们家新能源汽车卖了39982辆,比去年同期多了17%;前五个月加起来卖了126022辆。数字不会骗人,说明买他们家车的人确实多了。
昨晚赛力斯还放了段视频,是关于AITO问界系列新车的预告。视频里没明说,但懂行的人都能看出来——之前和华为一起搞的问界M5、M7、M9这些车,可能也要跟着蓝电E5一起出海了。甚至有人说,以后问界M8这类新车,也会加入出口队伍。
为啥说这事儿值得聊?以前咱们可能觉得,国产车主要靠国内市场撑着,出口要么是便宜的货车,要么是小批量试水。现在赛力斯直接干了一千台的大单子,还是往欧洲的丹麦卖,这说明咱们的电动车技术、质量、性价比,慢慢被国外市场认可了。
有人可能会问:丹麦那么小的国家,能消化这么多车?其实丹麦虽然人口不多,但对环保、新能源车政策挺支持。咱们中国的电动车,电池技术好、充电方便、价格合适,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像咱们买外国手机,人家买咱们电动车也是一个道理——好用、实惠,谁不爱?
再说说问界系列。这系列是赛力斯和华为一起弄的,华为负责智能座舱、电驱这些核心技术,赛力斯管生产。之前问界在国内卖得挺好,用户反馈车机系统流畅、续航扎实。现在要出口,相当于把这些优势也带出国门了。视频里要是真放了问界的镜头,那明摆着是在告诉全世界:咱们的合作款,也能打国际市场。
有人可能担心:出口会不会只是“卖出去”?其实不是。汽车出口要过很多关——当地的安全标准、充电接口、售后服务,哪样都得跟上。赛力斯能把一千台车发过去,说明这些准备工作至少做了一部分。等以后问界系列也出去,肯定得建更多维修点、适配当地需求,这对咱们车企的技术升级、品牌影响力提升都有好处。
说白了,这就是“咱们造的车,外国人愿意买”。以前咱们出口多是衣服、玩具,现在能出口高附加值的电动车,说明产业升级见效了。就像家里孩子以前只会帮着卖菜,现在能设计、生产别人需要的“高科技菜”,家长看了能不高兴吗?
这事儿还没完。一千台蓝电E5只是开头,问界系列要是真能顺利出海,以后说不定能看到更多中国电动车在欧洲、东南亚的路上跑。到时候咱们开车出去旅游,说不定还能跟外国朋友炫耀:“我这车,可是中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