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一句"车圈已有恒大",撕开了新能源狂欢背后的遮羞布。某些车企左手画万亿生态大饼,右手玩供应商账期魔术,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比贾跃亭的PPT更危险。
"生态化反"2.0版正在车圈重演
当年恒大汽车一辆实车未造市值超宝马,如今某些新势力把"软件定义汽车"讲成资本永动机:智能座舱用户数据值千亿!自动驾驶订阅再造特斯拉!可翻开财报,单车亏损逐年扩大,应付账款堆积成山——这不就是地产商高周转套路?只不过把"期房"换成"期货车"。
供应商成"人肉电池"
比起恒大拖欠施工方,车圈新玩法更隐蔽:用技术押金绑定电池厂,拿经销商货款当无息贷款,甚至被曝出用"以股抵债"套路供应链。某新势力被曝拖欠模具费三年,老板反手给自家元宇宙项目注资十亿,堪称当代"何不食肉糜"。
消费者在替资本试错
更荒诞的是,某些自燃率惊人的车型靠着"终身质保"话术继续收割,自动驾驶画饼让车主充当免费路测员。当企业把用户当韭菜,把安全当成本,爆雷时注定比恒大更惨——房子烂尾还能住,智能车变砖可是会要命。
魏建军的警告早该惊醒梦中人:当车企开始比谁发布会更炫、谁生态故事更野,距离"恒驰式崩塌"只差一根导火索。毕竟历史早就证明,靠PPT造不出好车,但一定能造出老赖。
消费者保命指南:三招识别“车圈恒大”
查“朋友圈”:若车企高管频发“仰望星空”小作文,合作方全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快跑!
看“送福利”:突然推出“终身免费充电+0首付”,不是清库存就是准备卷款;
试“OTA”:连导航更新都要等半年的车企,系统里可能埋着定时炸弹。
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说不定,你的猜测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