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对粉色的恶意真的太大了。
前两天,51君在某平台搜“粉色车”,(别问为什么搜粉色),没想到直接误入了一个阴暗异次元。
“粉色车被针对”,是所有“粉色车”的相关词条中,排位最高的。这就意味着该词条的搜索量,以及该词条的数量,都相当的高。
于是,51君抱着好奇点开了词条,在那一瞬间,小脑都萎缩了。任何一个正常男性看完也会有同感。
《改色后被恶意划破》
“新车刚提半个月,改粉色才换好两天就被一个老头恶意划破。哨兵模式还拍到他踹踢我的车。改了色之后,发现真的很招恨啊!”
《特斯拉挂车钩被人故意拽坏》
“早上我发现车玻璃上留了一张纸,才发现后面我贴的粉色玩具标被人拽出来了。”
《粉色的车需要遭受多大恶意》
“无缘无故被滴,被闪,被不打转向灯加塞,被开门杀,被蹭都是常规操作。更有甚者故意破坏我的车配件再留电话加我联系方式。希望这个社会对粉色车和车主再友好一些……”
像这样的帖子,随手一搜就有成百上千条,全国各地都在共享相同的经历。
也许有人要问了,开粉色车被针对,是否只是女性驾驶者的一种错觉?开其他车也会被针对吧!
对此,也有不少男性驾驶者分享了自己开粉色车时的驾驶感受。
某位男博主表示,自己的车之前是纯黑色,他认为在上海开车简直是easy(简单)模式。路上基本上所有人都素质较高,不会强行插队,不会去别车,也不会鸣笛。
然而,自从他将自己的车贴成粉色之后,这位男博主的原话是:“全世界所有的恶意,全部往我车上席卷。”
“比如我稍微开慢一点,后面的车就闪灯甚至鸣笛。甚至很多时候我根本什么都没做,他们就闪我灯。我去变道,后面没有任何的车让我。甚至超我车的,没有一个打转向灯的,直接压过来。有一次因为压的太紧,直接把我的车剐出个黑影。”
整个事件的最幽默的高光时刻来了。
对方那位男司机,起初气势汹汹不想理赔,直接来敲这位粉色车主的车门,结果看到驾驶位上下来一个1米8的大汉,内心的困惑震耳欲聋,问出口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是个男的?”
于是这位粉色车主反问道:“如果我是个女的,你是不是要找我麻烦?”对方竟然表情得意的回答:“那肯定的。”
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有不少热评表示了共鸣。
“我的车也是粉色,但我不喜欢开,都是我老公开。他本来觉得粉色丢人,后来特别喜欢。就因为开粉色车可以天天和人吵架,还每次都吵赢。”
种种来自男性驾驶员开粉色车的反馈案例,也都侧面证实了“粉色困境”的真实存在。
其实,困境又岂止仅限于粉色?就算是红色、紫色、蓝绿色……任何但凡符合刻板印象中,女性驾驶的车,就更容易遭遇“特殊照顾”。
如果再把视野打开点儿,被针对的岂止是粉色四轮?粉色两轮的处境也没好到哪儿去。
有的粉色或蓝色电动自行车会被恶意推倒;有的会划破或是拿烟头烫坏座椅;有的则是把可爱的装饰品损毁掉。
如果再用超广角来看世界,就会发现被针对的,甚至不仅限于某几种象征女性代表色的车辆。一张平平无奇的“实习”车贴,也有不小的概率让你体会到什么叫“社会的残酷”。
一个简单的公式:1、粉色容易被针对;2、实习贴也容易被针对;由此可得=粉色实习车贴是一种多么地狱的驾驶体验。
相关评论区的一条热评是这么写的:“老婆车上贴了粉色实习贴经常被别车,怀孕后我给她贴了个红底黑字‘八年牢刚出狱,适应社会中,请多包含’,再也没有人别车,闪灯,甚至超车都开的很远才并过来。”
其实,无论是“粉色困境”还是“实习困境”,“看见”一个群体的困境,是尊重与理解的第一步。倘若将这些困境高傲的解读为“车技不好,活该”,那么这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法治社会里就相当滑稽了。毕竟,强中自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总归会被狠狠惩戒。
如今社会,性别对立始终是人人自危的屎盆子,但“性别”往往蒙蔽了诸多恶性事件的本质。好比有恶意针对粉色车的男性,也有逆行殴打驾驶员的女性。有句话51君深以为然“一直不是男女对立,而是正常人与非正常人的对立。”
假使“女司机驾驶技术差”、“新手就是菜”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客观事实,那么,一个人对于相对的弱势群体的态度,恰好就能折射出自身素质的高低。
那么,各位在路上遇到“粉色车”“新手车”,通常是何种态度?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