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每一位驾驶证要遵守的安全规则,因为酒驾容易酿成事故,让人后悔莫及。
一直以来,公安部门都在严抓严打酒驾行为。今年7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在为期三天的治安巡查统一行动中,共检查车辆660.5万辆次,查缴管制刀具1.5万。其中,共查处酒驾2.9万起。
三天内酒驾醉驾2.9万起,这样的数据不容小觑。说明酒驾醉驾、无视交通安全的驾驶者非常之多。如果不加紧完善治理体系与管理条例,未来谁有安全感?
近期,相关部门指出,酒驾新规迎来调整,并将于明年3月起实施。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新规调整了哪些内容?这些与驾驶安全息息相关的信息一定要迅速传递给身边的家人们。
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国家标准。实施日期为2024年3月1日。
在新标准方面,新国标将血液中乙醇的含量分为三个等级,而旧国标只分为两个等级。但判定酒驾的标准并没有改变。
新国标中明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驾。醉驾属于犯罪行为。
*本图仅以乙醇为例
检测方法上,新旧国标存在差异。旧国标中,对于酒驾的检测方法只有一种,即用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
在新国标中,酒驾的检测方法也进行了升级。新检验标准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
通过待测样品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使其中挥发性物质达到平衡后,抽取顶空气体进行色谱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各种物质的含量。
这样的检测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而且相较于旧标准仅规定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做法,这一更新更加全面。
另外,新国标中根据科学方面对国人体质和代谢特点的最新研究和统计,修正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使得检测结果更公正。
酒驾猛于虎,法律上对饮酒驾驶的处罚也不低,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挑战法律红线。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饮酒驾驶者,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2,000元罚款,一次记满12分;
对再次饮酒驾驶者,处10日以下拘留,1,000-2,000元罚款,并吊销驾驶证;
对饮酒和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法律对犯罪者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并追究刑事责任。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受到十五日拘留、罚款五千元、吊销驾驶证及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的处罚。
醉酒驾驶方面,醉酒驾驶机动车者将被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被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获得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醉驾不仅要付出沉重的法律成本,驾驶者要负担的经济成本也不低。若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死亡将产生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等等。这些巨额的赔偿都有可能让人倾家荡产。
总结来看,新国标在酒驾检测方面加入了更科学化的检测方法,以及调整了换算系数使得检测结果更客观和准确。是科技进步带来交通安全水平提升的体现。
在51君看来,引入更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都是为了杜绝饮酒驾驶。这种方式更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行人和驾驶者的生命安全。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广大车主们一定要远离酒驾,勿让惨痛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