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比亚迪放出优惠,全系至高优惠1.5万元,不少消费者喜呼,价格战又将兴起?虽然比亚迪极力辟谣并表示优惠仅限11月。但随着12月第一天的到来,比亚迪再次放出优惠信息,表示将秦PLUS的8.98万元超低价延续至12月。
随着比亚迪对价格的出手,51君相信,年底购车狂潮马上来临。这不,刚走进大家视野不久的新品牌极越汽车,也在12月第一天宣布自家极越01直接官降3万元!新品牌新车刚上市一个月就开始大降价,这对品牌伤害可想而知,而为何车企仍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为了市场,为了销量。特别是比亚迪,众所周知,2023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而今年11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万,还不能稳说能完成目标。因此终端价格,必须要努努力了。
纵观国内车企,目前只有理想汽车提前完成3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换言之其他品牌仍在为销量努力。故51君有理由相信,其他品牌在终端上也在蓄势待发。不信看看如今经销商经销商的经营情况就一目了然。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过去11月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环比上涨1.8%,为60.4%!也就是说,如今经销商库存情况已经持平今年4月,处于绝对的高位。
如此高库存的库存哪来的呢?无外乎两种情况,市场不景气,厂家压库。但根据乘联会发布的11月销量预测显示,11月狭义乘用车预计零售208万辆,环比增长2.3%。换言之,市场是呈良性增长的,因此更大压力来源,还是厂家压库。
图源:视觉中国
厂家压库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年底冲刺到了,让经销商多备点车应对年终销量爆发理所应当,另一方面厂家也要通过压库的形式提前做好年度报表准备。当然不论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希望库存能消化,因此反馈到终端市场,年终大促就此拉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过去11月的经销商库存指数中,豪华、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库存指数都略有下降,反倒是自主品牌大幅上升,涨幅高达10.2%!对此现场不知各位读者是如何看待的。
如今自主品牌,特别是新能源品牌,普遍处于增长势头上,确实对市场有更大渴求。再看合资品牌,经销商原本库存已经处于高位,加上如今市场处于萎缩中,对他们来说,如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消耗当下库存,而非再向经销商施压,从而引起反面效果。
根据51君从第三方获得的资料显示,如今凯美瑞在部分终端网络起售价甚至低至13.48万元,而这款号称合资品牌中价格最坚挺的中级轿车,起售价可是达到17.98万元!如今部分经销商的售价直降4.5万元,很难相信不是库存压力导致的。
连丰田都要降价保市场,可想而知如今品牌方与经销商压力有多大。
不过在此也能看出如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面临的库存压力差异。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如今品牌影响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其高溢价的产品,而经销商一旦适应降价销售带来的收益后,便很难愿意重新抬价,因此品牌价值可能会不断降低。
对于不少自主品牌来说,不论降或涨,价格体系大体仍严格把握在品牌方手中,价格弹性会更加从容,因而对品牌价值有大影响的,更多是在于品牌方对品牌的经营,另外自主品牌普遍降价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主动性也大过合资品牌。
由此可能带来的结果是,过了疯狂降价季后,会有更多的合资品牌终端价格体系一蹶不振,合资品牌的市场进一步萎缩。此消彼长自主品牌将扩大其市场份额。
当然在此51君也要告诫玩低价换市场策略的品牌,一定要注重品牌营销,如极越这般新品牌新车型刚上市就大降价的情况,如不加强品牌营销,那么价格一降不还,必然会对品牌接下来的运营带来危机。
市场变化瞬息风云,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想必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能以最最性价比的方式买到心仪的产品,谁不乐意呢。因此对于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一定要密切关注近期车企价格动态,以获得最大价格优势。也祝愿各位2023年结束前都能喜提爱车。